| 系統效益 
     | 異地多點作業困擾 | WAN ERP 即時效益 | 
 
   
    | 單據追蹤 | 成一筆交易需製作多家OUB及貿易公司文件,從訂單,採購到出貨文件花費時間甚多。 業務接單到大陸採購或收產時,訂單只利用FAX或MAIL傳到大陸,大陸必須重新製作採購單或工廠生產需求,而所有採購或生產進度,只能利用TEL、FAX或MAIL溝通,缺效率且成本高,且對客戶無法作有效的回應。 由於兩岸公司獨立作業,無法即時掌握訂單交貨、採購進貨及生產完工進度。 
     
     | OBU公司的P/O可自動產生貿易公司的S/C,並將貿易公司的P/O可自動轉入工廠的生產排程,大幅節省文件製作時間。 當業務單位接單時不需傳到大陸,大陸及即可透過同一資料料庫抓取S/C轉成大陸的P/O或生產需求單。 由於兩岸公司在一套系統作業,所有作業已串聯訂單、採購單、生產需求及工單的關係,透過電腦便可以輕鬆追蹤採購進貨或生產完工進度。  | 
 
   
    | 押匯出貨 | 出貨押匯時,大陸的PACKING需以FAX或MAIL回台灣製作INVOICE,無法同步作業追蹤。 如需進一步的變更或者是進度查詢,耗費大量的時間及人力方可完成 
     
     | 出貨押匯時,兩地的PACKING文件可同步產生所需要的INVOICE文件。 如需變更可以由任一地直接處理不需反覆文件往返  | 
 
   
    | 物料結構管理 | 兩地物料結構不易同步化,需要重複建制或者變更,容易造成產品品質有嚴重落差。 因大陸廠之BOM管理不佳,容易形成龐大庫存壓力。 無法保持業務接單的彈性生產能力,靈活性大幅降低,不僅容易造成接單與交貨的規格差異,也容易影響聲譽。 
     
	 
     | 可達到料號統一控管,用料結構資料一致性。 遇物列結構虛變更時,由於兩岸工廠資訊系統形成同一資訊網路系統,可確實執行結構變更管控。 業務因應客戶需求調整產品規格時工廠所接獲的生產需求亦同步修正,也使生產備料與用料控制精準,避免用料錯誤貨無形的浪費。  | 
 
   
    | 生產進度管理 | 將工廠視為協力生產廠商,台灣生產人員因無法掌握大陸廠之物料狀況,容易造成採購備料不正確,而影響製造的正常進度。 無法即時查詢工廠庫存狀況,必須以電話、FAX或MAIL整個庫存檔等方式獲得資訊,非常費時又不精確。 因供應作業容易發生缺料問題,導致生產進度無法如期完成,進而影響可戶訂單交期。 
     
     | 生產採購單位能較過去更快速的掌握工廠的庫存及生產狀況,更有利於企業經營的決策品質。 將每一工廠定視為一製造單位,即便有多廠型態也形成單純容易控管的狀態。 方便掌握所有採購進料的狀態,若遇有變更(如:ECN、訂單取消)時,可應變快速。  |